月儿落西下
- 支 持:
- 分 类:热门软件
- 大 小:
- 版 本:
- 评 分:
- 开发者:
- 下载量:7119次
- 发 布:2024-12-30 04:42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月儿落西下截图
#月儿落西下简介
月儿落西下,巴山情意浓
夜幕降临,月儿悄悄爬上树梢,洒下银辉。在这宁静的夜晚,巴山深处,传来了一阵阵悠扬的歌声。那歌声,如同一缕清风,吹拂着人们的心田,让人陶醉其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山,聆听那首传唱千古的《月儿落西下》。
一、月儿落西下,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
《月儿落西下》是一首流传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的民间叙事诗,它讲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月儿的女子,她与一位名叫西下的男子相爱,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在月儿离世后,西下悲痛欲绝,发誓要找到月儿的灵魂,与她共度余生。
这首诗共分为八部分,包括序、五香酒、十绣、十写、月儿落西下、西下寻月、月儿托梦、终成眷属。诗中描绘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历程,以及他们面对命运挑战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巴山儿女心中永恒的传说。
二、月儿落西下,一曲缠绵悱恻的民间小调
《月儿落西下》的演唱形式属于民间小调,这种小调在巴山地区广为流传。民间小调,又称故事歌,一般都讲述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而《月儿落西下》正是以一人独唱的形式,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
在演唱过程中,歌者会根据歌词的抑扬平仄,调整曲调的旋律走向,使得歌声与歌词相得益彰。这种独特的演唱方式,使得《月儿落西下》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让人在聆听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感受到了那份缠绵悱恻的情感。
三、月儿落西下,一段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月儿落西下》作为巴山地区民间文学的瑰宝,于2007年3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月儿落西下》本身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巴山地区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视。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江县文化馆等相关部门积极组织人员收集整理了《月儿落西下》的相关资料,包括歌曲的曲谱歌词、产生背景、主要特点等。这些资料的整理和保存,使得《月儿落西下》得以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四、月儿落西下,一位民间文学巨匠的奉献
在《月儿落西下》的传承过程中,有一位民间文学巨匠功不可没,那就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首任院长、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创始人万光治先生。他历时十三载,踏遍巴山蜀水,采集了277首羌族民歌和3080首四川183个区县的各族民歌,完成了集声、像、文、谱于一体的《羌山采风录》和十卷本民歌总集《四川民歌采风录》。
万光治先生在抢救性采录、挖掘、整理、保存民间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离世,让无数人感到悲痛。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
五、月儿落西下,一场民间文化的盛宴
近年来,巴中市恩阳区积极推动民间歌谣收集工作,收集整理了《巴山背二歌》《薅秧歌》《开山号子》《巴山茅山歌》《月儿落西下》等巴中民歌民谣资料。这些资料的整理和推广,使得巴山地区的民间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在巴山,民间歌谣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尾,都能听到那悠扬的歌声。这些歌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更成为了巴山地区民间文化的瑰宝。
月儿落西下,巴山情意浓。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民间文化如同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