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加密货币监管,趋势、挑战与展望

小编

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在网络上神秘流转的数字货币,其实背后有着复杂的监管世界?没错,全球数字加密货币监管,这是一个既神秘又充满挑战的话题。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看看全球各地是如何对待这些数字宝贝的。

监管风暴:全球已有51个国家和地区实施禁令

你知道吗?截至2021年11月,全球已有51个国家和地区对加密货币实施了禁令。这其中包括了阿尔及利亚、孟加拉国、中国、埃及、伊拉克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之所以禁止加密货币,主要是因为它们担心加密货币会冲击到本国的金融稳定和货币主权。

在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加密货币交易是非法的,并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行为。而在非洲,尼日利亚在今年2月份禁止了银行和金融机构从事加密货币相关交易,并在10月正式推出央行数字货币eNaira,成为首个正式启用数字货币的非洲国家。

积极拥抱:萨尔瓦多成为首个承认比特币为法定货币的国家

并非所有国家都对加密货币持否定态度。萨尔瓦多就是一个积极的例子。今年6月,位于墨西哥和南美之间的小国萨尔瓦多议会通过《比特币法》,批准将比特币作为该国法定货币,成为全球首个正式承认比特币为法定货币的国家。

萨尔瓦多央行报告显示,全国共有70%的人口尚未开设银行账户,意味着每十个人中就有七人无法获得传统的金融服务。但令人惊讶的是,却有近70%的年轻人口拥有联网手机。因此,比特币作为一种无需银行账户的数字货币,在这里找到了广阔的市场。

发达经济体:增加监管框架,而非禁令

与此同时,以欧洲和北美为主的发达经济体目前对加密货币更多地是增加监管框架,而不是禁令。例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都实施了税收、反洗钱和反恐等方面的限制。

美国国会法律图书馆全球法律研究局(Global Legal Research Directorate)的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11月,全球已有103个司法管辖区对加密货币实施了税收、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法规(AML/CFT laws)。其中,大部分国家,包括除保加利亚外的欧盟成员国,以及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都同时实施了这些法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倾向于监管,而非禁令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该机构倾向于监管加密资产,而不是彻底禁止。她强调,数字资产需要空间去进化,有两个方面:技术和政策。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目标是区分由国家支持的央行数字货币与公开发行的加密资产和稳定币。她认为,完全支持的稳定币为经济创造了一个相当好的空间,而无支持的加密资产是投机性的、高风险的,而不是金钱。

全球监管机构:迅速行动,遏制加密货币风险扩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李波表示,全球监管机构需要迅速行动,遏制加密货币风险扩散。他提出了五项关键建议,包括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应该获得许可、注册和授权,执行多种职能的实体应该遵守额外的审慎要求,稳定币的发行者应受到严格的审慎要求,对接触和参与加密货币的金融机构应有明确的监管要求,以及需要协调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加密资产管理和监督。

葡萄牙央行行长马里奥·森特诺也呼吁全球监管加密货币,认为如果没有全球框架,国家监管加密货币的努力将无法有效运作。

全球数字加密货币监管是一个复杂而充满挑战的话题。各国在对待加密货币的态度上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和货币主权。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国家在监管方面取得突破,为数字货币的未来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