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财政区块链电子票据,创新金融服务的里程碑

小编

北京财政区块链电子票据:创新金融服务的里程碑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区块链技术逐渐成为金融领域的一大亮点。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在金融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近日,北京市财政局携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共同推进财政区块链电子票据的应用,标志着首都金融服务迈向了新的里程碑。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在金融领域,区块链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防范风险。北京财政区块链电子票据的推出,正是基于这一先进技术,为首都金融服务注入新的活力。

财政电子票据是单位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电子原始凭证,与纸质票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此前,我国财政电子票据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内部,而北京财政区块链电子票据的推出,则将这一应用范围拓展到了医疗、保险等领域,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2023年下半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启动了医疗电子票据理赔试点工作。试点期间,医疗机构和保险机构进行系统改造,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了医疗收费电子票据从开票、冲红、入账反馈到数据流转全程记录在链,为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应用于商业保险报销环节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天坛医院、友谊医院等22家市级三甲医院,北京潞河医院、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等16家区级医院以及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正式启用财政医疗收费电子票据。这些试点机构的成功应用,为北京财政区块链电子票据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财政区块链电子票据的推出,并非孤例。早在2020年,北京市就开出了首张区块链电子普通发票,标志着北京市税收服务管理正式踏入区块链时代。此后,北京市税务局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开展区块链电子普通发票的试点推广工作,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发票服务。

北京财政区块链电子票据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数字金融应用场景,还提升了首都金融服务的质效。通过区块链技术,电子票据的流转更加高效、透明,有效降低了金融风险。同时,电子票据的应用也推动了医疗、保险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未来,北京将继续深化财政区块链电子票据的应用,推动更多领域实现数字化转型。同时,北京市还将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其他应用,为首都金融创新注入新的动力。

北京财政区块链电子票据的推出,是首都金融服务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一步。在区块链技术的助力下,北京将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