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以太坊挖矿事件始末,多部门联合打击

小编

你知道吗?最近江苏那边的以太坊挖矿事件可是闹得沸沸扬扬的,简直就像一部悬疑剧,让人好奇心十足。今天,就让我带你一探究竟,揭开这场以太坊挖矿事件的神秘面纱吧!

一、事件爆发:耗能惊人,IP地址遍布全省

话说那天,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突然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原来他们最近在排查虚拟货币挖矿行为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江苏省内以太坊挖矿活动异常活跃,一天竟然耗能高达26万度电!这可真是让人咋舌啊!

更让人惊讶的是,参与挖矿的互联网IP地址总数竟然达到了4502个,遍布全省各地。其中,以太坊和比特币是挖矿的主力军,而苏州、徐州、南京等地更是挖矿的重灾区。

二、IP地址归属:党政机关、高校、企业成“挖矿”重灾区

那么,这些参与挖矿的IP地址都来自哪里呢?据调查,其中约21%的IP地址归属党政机关、高校和企业。也就是说,一些机关、高校和企业竟然被入侵利用,偷偷摸摸地开展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这可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啊!没想到,这些看似严肃的单位竟然也加入了“挖矿”大军。

三、政策背景:国家重拳出击,整治虚拟货币挖矿

其实,江苏省通信管理局之所以会开展这场大规模的排查行动,是因为国家已经对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出手了。

今年9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异常用电监测分析,严厉打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开展虚拟货币挖矿态势分析,并联合各相关部门,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处置体系,依法处置相关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配合做好违法虚拟货币交易的溯源与打击。

四、专家观点: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意义深远

对于这场以太坊挖矿事件,业内专家纷纷表示,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意义重大。

一方面,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对国民经济贡献度低,对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等带动作用有限。另一方面,虚拟货币生产、交易环节衍生的风险越发突出,盲目无序发展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排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推动节能减排、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五、未来展望:虚拟货币监管将更加严格

这场以太坊挖矿事件,无疑给我国虚拟货币监管敲响了警钟。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虚拟货币监管将更加严格。

一方面,监管部门将加大对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将加强对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这场以太坊挖矿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虚拟货币监管的紧迫性。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虚拟货币市场将逐步走向规范化、健康化。